認識舊約

舊約的世界
舊約的世界並不是孤寂的,舊約中所記述的歷史似乎是那麽人煙稀少,但是在真實的古近東地區卻是有許多不同的民族居住和活動,只不過舊約只關注亞伯拉罕及摩西這些希伯來民族的生命和活動。

談論舊約的世界,就是要講述記載在舊約中的地理環境及列邦人民;
有的只在聖經中提到,並未作詳盡的解釋;有的卻可從經文中瞭解一二,幫助讀經。分述如下:

地理環境
舊約地理環境通常以彎月形肥沃地帶(Fertile Crescent)來描述。
這彎月形地帶是從東北的伊朗與亞美裏亞的高原算起至西南小亞細亞與地中海的埃及爲止;再由東邊的米所波大米(Mesopotamia)算至西部敍利亞及巴勒斯坦,形成一個像新月的地帶。
這地帶是一個肥沃的地帶,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早在西元前三千年就有歷史,許多民族在此活動,創造了世界的文明。

伊朗與亞美尼亞
在月灣之東北,就是伊朗平原,這片地古時是瑪代與波斯的國土,向東延伸至喜馬拉雅山與亞美裏亞,即聖經所記的亞拉臘山(創 8:4),它高 4,900 公尺,爲底格裏斯河(聖經名爲希底結河)與幼發拉底河(聖經名爲伯拉大河)之發源地。這兩條大河也是世界人類文明的發源地。

在亞美裏亞之西爲小亞細亞(新約聖經的以弗所、加拉太一帶),是地中海的東北角,向上爲裡海,有族長時代的赫人之地。向西爲希臘,在新約這些地區比較重要。

由巴勒斯坦通往西乃山與埃及,可經非利士之地(出 13:17),由迦南地之濱江地帶沿非利士平原可以到達。

另外的走法是經書珥(創 16:7)到西乃半島。
從阿卡巴灣(Gulf of Aquaba),經摩押、以東,由約但河東到大馬色,再上米所波大米,古有「大道」之稱(或「王道」,民 20:17)。
這是從埃及經巴勒斯坦到東邊的路,囊括了整個月灣。由埃及向東南,到亞拉伯曠野,地區極爲廣大。

米所波大米
埃及只有尼羅河,而米所波大米(今日的伊郎北部、阿富汗一帶)可有兩河之地,因爲有希底結河與伯拉大河。兩河之流域南部在巴比倫(今日的伊拉克、科威特),北部爲亞述,土地肥沃,物産豐富,也成爲古中東最顯著的地形,讓當時的人民容易走動,有許多經商的大路。

 亞伯拉罕原住在迦勒底的吾珥,即爲巴比倫的西南部。以後他出來,曾留居哈蘭,是在米所波大米的上端。
雅各也曾在此寄居(創 11,24,28 章等)。
以色列北國敗亡後,亞述王將以色列人擄到亞述,安置在吹散的哈博河邊(王下 17:6),也就在那裏附近。

敍利亞巴勒斯坦
在主前十二世紀早期,由革裏底或希臘某些地方來的「海民」入侵埃及,但不成功,其中一些民族(包括非利士人)便登陸巴勒斯坦南岸。
希羅多德(Herodotus)這位「歷史之父」曾在五世紀時稱此地爲「非利斯丁敍利亞」,後來希臘人再將它分爲「非利斯丁敍利亞」及「高艾裏敍利亞」(Coele Syria)。
由希臘文的 Palaistina産生拉丁文 Palastina 及英文的 Palesrine(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這個名字沒有在舊約出現,它是在主前五世紀才被應用的。
聖經大多數稱這地方爲迦南地,因爲其中主要的居民是迦南人。
這地方也被稱爲「應許之地」。
它是神應許亞伯拉罕的一片土地(創十七 7 及下文)。
這個應許向其子孫重復肯定。
到以色列人入主迦南後,它才稱爲「以色列」或「以色列地」(撒上十三 19 等)。

我們所熟悉的「聖地」一詞(參亞二 12),到中世紀才被普遍使用。

通常巴勒斯坦是指「由但到別是巴」的地方(如士二十 1)。
這片土地由黑門山南麓伸展到南邊沙漠的邊沿(南地,Negeb),西面是地中海,而東面是約但河谷;在希臘與羅馬時代,巴勒斯坦則包括約但河東岸的高原。

巴勒斯坦與埃及,米所波大米不同,沒有大河,都是一些小河小溪,唯一的主流是約但河,由加利利海(約在海拔下 210 公尺),流入死海(海拔下 400 公尺),可見約但河山谷是一個低窪的山谷;
北部有利巴嫩高山,向南便是約但河流域,地形一直向下傾斜,《申命記》8:7 的描寫:「那地有河有泉有源,從山谷中流出水來」,正是此景的寫照。
約但河的發源爲利巴嫩山脈的黑門山,利巴嫩山谷(書 11:17)或稱爲亞文平原(摩 1:5)。
西部高原山上終年積雪,中部高原是加利利地區,向南有米吉多平原,向西通往大海(地中海),向東也是平原,稱爲(約旦)河東之地。
由中部至南地,是猶大的山區;
到南地的最南端爲別是巴。
中部山區重要地點爲迦密山,向東是以法蓮山區,環抱著基利心山與以巴路山,向南有猶大山區。
耶路撒冷爲重鎮,高度比基利心山低,爲海拔 770 公尺。
猶大山地再向南,爲極荒蕪的原野。
濱海平原向北爲腓尼基,經沙侖平原向南就是非利士地。
非利士地的山區與北部不同,北邊的海岸線比較直,沒有非利士地區那麽曲折。

在舊約時代,腓尼基是貿易地區,到新約時代,約帕才成爲重要的商埠。

東部地區,即河東地,自北部黑門山區向南,有大馬色平原、巴珊平原,草原豐富,適合畜牧。再向南,有基列的盆地,地勢甚高,有四條河流縱橫該地,這就是加利利海、雅穆河(Yarmuk,聖經中並未提及)、雅博河(創 32 章)、亞嫩河(民 21:13)。
亞嫩河是以色列與摩押邊界,流入死海。

巴勒斯坦因地勢而乾旱,自五月至九月無雨,靠春雨與秋雨滋潤地土,産生穀物果類。

加利利
加利利北部的天然疆界是西北的利坦尼河谷及東北的黑門山。
南部疆界則是西南的迦密山及東南的基利波山。
上加利利北部(Upper Galilee)多山,高度經常超過三千尺(914 米)。
下加利利(Lower Galilee)由險峻的山脈和寬大的山谷組成,斜坡向南伸展到以實基侖平原。
加利利出自希伯來文「地區」一詞,很明顯,「地區」是從「非利士人的全境」(書 13: 2)及「約但河的一帶」(書22:10)縮寫而成。可能原名是「外邦人的地區」(賽 9:1)。

撒瑪利亞
撒瑪利亞的
北疆是以實基侖平原;
東邊是約但河;
西邊的界限一直到地中海(不過沿海平原很少被以色列人控制)。
南邊沒有明顯的疆界,但伯特利可視爲一個較接近南疆的標記(王上 12:29 及下文)。
撒瑪利亞多山,高度通常在二千尺左右。這裏的山谷主要由季節性的雨水灌溉。西部山坡伸向海岸平原(現在大部份已變成沙丘和沼澤)。峻峭的東部山勢則很快便跌落約但河谷。
撒瑪利亞這個名稱源自一個山名,暗利曾在南北分裂時期,以此山作爲首都(王上 16:24)。
亞述征服撒瑪利亞之後,按照他們的政策,把宗致及政治領袖——這批最可能成爲革命份子的以色列人——帶到其他地區,與此同時,又把別國的俘擄,移居至撒瑪利亞,這些戰俘與留下來的以色列人通婚後,便形成被擄後期的混雜居民,成爲日後的撒瑪利亞人(參王下 17:6, 24;尼 4: 2)。
在新約時代,猶太人與撒瑪利亞人互不往還(約 4:9)。

猶大
由撒瑪利亞南部疆界到南地之間的一段土地,通常被稱爲猶大(Judea),這個名稱屬於新約時代,字源出自以色列主要支派猶大(Judsh);大衛王朝也是直屬猶大支派。
猶大的山區,比撒瑪利亞的更高更多石;山谷也較爲險要,大石遍地。東部地勢突然下陷至死海,稱爲猶大曠野,而西部的山巒地帶的緩坡,稱爲施波拉,這裏的山丘及山谷,有豐富的生果和菜蔬出產。
士非拉下面,就是廣闊的海岸平原。

南地
聖經記載的南地,通常是指別是巴以南的地區。
南地是高地草原,因爲少雨,很難有其他植物生長。有些部落在這裏定居,掘井取水,小心沿石而居,他們有拿巴天人(Nabateans,主前五世紀至主後二世紀),以及族長故事中的一些部族。

西乃
這個有廣大荒野和巍峨高山的半島,從來未被列入巴勒斯坦的地區之內。但因爲它在聖經的早期 記載(尤以出埃及記、利未記及民數記)非常突出,所以有三點值得在此一提:

「尋的曠野」是西乃北部的荒原,它最重要的地點是 Khirbetel-Qudeirat 和‘Ain Qedeis,兩者均可能是加低斯巴尼亞(Kadesh-barnea)的所在地,以色列人曾在此地安營,渡過他們曠野生活的三十八年。
「埃及之河」是 Wadiel-‘Arish(並非尼羅河),發源地在西乃山,河道向北,在現代的 el-‘Arish,流入地中海。
半島南端的大山,很可能是西乃山(何烈山)所在地,這裏有超過七千尺(2,134 米)的險要山峰。

約但
由約但河到敍利亞沙漠之間的地區,似乎從未有過真正的名稱。
舊約最常見的,是 eber hayyarden,字義是「過了約但河那邊」,與「約但」(Transjordan)的字義相若。(譯按:Transjordan 有「那邊」的含意。)望詞生義,它是指約但河的東岸地區,與新約的 Perea 意義相同。
在波斯時代,敍利亞、巴勒斯坦,以及外約但,一起合稱爲「大河後方」(大河是指幼發拉底河)。

外約但是一個高原,也可以當作是東部山脈向南綿延的附屬山區。
它由約但狹谷突然上升至海拔二千多尺(610 米),然後緩緩下降到敍利亞及阿拉伯沙漠。它有複雜的河道系統,所以物産早已聞名遠近。其中有幾條較大的河流注入約但河谷,因而在高原割切出幾道深谷,形成了幾道天然的地界。

巴珊在雅姆克(Yarmuk)河谷以北,上約但河及加利利海以東;此外主要由變質的火山岩組成,所以特別肥沃。
羅馬時代稱爲 Gaulanitis(即現在的哥蘭高地),是羅馬帝國主要的大麥來源地。

基列地,雅姆克河以南,這裏有很多可供放牧的山谷,山地則起伏不平,有橡樹及其他樹林覆蓋。而著名的「基列香膏」(耶 8:22,46:11),可以用來制藥物和化妝用品,就是在這裏出產和出口到推羅及埃及去。
雅各與天使摔交(創 32:24-32),以及與以掃和好(創 33:1-17),都是在基列地:先知以利亞,亦由提斯比到過此地(王上十七 1)。
基列南部地界並不明顯,一些學者相信是在亞嫩(Wadi el-Mojib),但似乎有更多人接納地界是在雅博河谷。

加利利海
加利利海是新約中的一個重要地點,在民數記三十四章 11 節稱爲基尼列湖,後來稱爲革尼撒勒湖(路 5:1)及提比哩亞海(約 21:1)。
這個豎琴模樣的湖有 13 哩長、八哩闊。
它位於加利利的山岡與河東高原的哥蘭高地之間,雖屬亞熱帶氣侯,但常有突發的暴風。西北岸是極美的革尼撒勒平原,土壤肥沃得令人難以置信。

約但河
由加利利海到死海,直線距離是 60 哩。
但由於河道迂回,長竟達二百哩。
約但河谷土壤含鹽份量很高,所以河水將相當多的鹽份帶入死海。
從約但河的橫切面可看出,它實際上是一山谷內的山谷。
最大的那個山谷有一阿拉伯名稱——哥爾(Ghor),它由撒瑪利亞的山丘,綿延至河東高原的邊沿,在加利利海以南的部份有五哩闊,到了耶利哥就超過12 哩。
在哥爾谷內,有另一個鎖爾谷(Zor),被稱爲約但的「森林」或「至寶」 (結 11:3),水深 10-20 呎,闊150 呎,它的兩岸幾乎是垂直的。
在鎖爾谷內,就是真正的約但河道,有 15-25 呎闊。
因爲河水在兩季泛濫到鎖爾谷外,所以兩岸便長滿濃密的樹木。

一些學者認爲,以色列人由摩押到基列時,約但河瞬間停止,是因爲一次地震所致。
陡峭的泥灰岸堤震裂,下陷于鎖爾谷內,於是河水便止住(地點在亞當城,即現在的 Damiyeh :參書 3: 13, 16)。主後 1267 年,這種現象確曾令約但河斷流數小時;1927 年的地震,亦有相似現象。

死海
地球上最低的湖泊是死海一在水平線下 1,290 呎:湖床最深的部份在水平線下 2,500 呎。
死海長 48 哩,闊 9哩。
它又稱爲「鹽海」(創 14:3)或「阿拉巴海」(書 3: 16),現在則被阿拉伯人稱爲「羅得之海」。
它在新約則未被提及。
每日有六百萬加侖約但河水湧入死海,而唯一的「出路」就是蒸發,令到水的鹽份竟高達百份之二十六,沒有生物能在裏面生存;希臘人爲此海命名時,正表達出這個意思。

地理環境的重要性
政治上的重要性
巴勒斯坦是歐洲、亞洲西南部,以及北非文化交流的橋梁。
在舊約,古代近東的商旅及軍隊常常在這地方出現。
但這個交彙點可不是常有戰爭的。
只是當某一國君自信勢力超過對手時,才會進軍犯境:倘若巴勒斯坦鄰近邦國並不強盛,這裏就很容易達到軍事上的平衡。
在政權真空的時期,巴勒斯坦便成爲緩衝區。
以色列進佔迦南期間,巴勒斯坦正處於這種狀態,並且持續下去,經過獨立王朝的大部份時間,到了亞述帝國興起時才失去這種均勢。
當然,期間亦有一些波動——例如埃及軍以巴勒斯坦爲週邊防線,或以婚嫁與以色列王聯盟,而鄰近小國,如非利士、亞捫、摩押、以東等,亦會偶然擄掠以色列的城市。

地理形勢
令以色列國得以光輝地享有獨立,除上述因素外,地理形勢亦是一個原因。
商人及軍隊所用的主要南北通道,其一是在西岸平原,其二是在河東高原的東部邊沿,而以色列人則位於中部山區。
所以外邦君王會取笑以色列的神:「耶和華是山上的神,不是平原的神。」(王上 20:28)
但反過來說,以色列人相對上也是比較安全的山民。
在猶大地這話就顯得更真實,因爲猶大多峽谷大石,比撒瑪利亞的大平原更爲安全。
無怪亞述很容易攻佔北國,但耶路撒冷就較難攻陷了。

地理環境是以色列經常分裂的其中一個原因
這片土地適合分開的部落和城邦統治,而不適合聯繫緊密的邦國。
這一點古以色列與希臘很相似。
更貼切點說,這裏的城邦就好像沙漠的綠州。

由於以色列人住在山上,他們沒有向海發展,所以地中海一帶的船務,幾乎完全由腓尼基人控制,最好的港口也在北部的亞柯。
以色列從未佔領過沿岸平原。
他們唯一發展海務的地方就在阿克巴灣的以旬迦別(Ezion-geber)——在紅海(也可能在非州東岸)提供港口貿易。

地理環境在神學上的重要性
聖經之中,大多數的地理景物都含有神學意義。
神建立土地,分隔海洋。
祂令土地出產果實,也能令土地荒旱。
祂賜下或止住雨水。
如果祂不降「早雨」,土壤便不能及時適合耕作;
如果祂不賜「後雨」,果實便難以成熟。
神令可怕的東風吹至,令蝗蟲破壞農務。
祂定立天然的疆界,令河向海奔流,而海仍不滿溢:祂豎立大山又令民族遷移,從埃及帶出以色列人,從迦斐托(CaPhtof)帶來非利士人,從基珥帶來亞蘭人(摩 9: 2)。

也許對地理景物的神學瞭解,最容易明白的,就是耶和華的先知與巴力先知的鬥爭。
當以色列人進入迦南,他們便接納迦南那種以巴力爲中心的自然宗教。
它的基本信念,與耶和華宗教的觀點截然不同——是耶和華使五穀豐收,而不是巴力(參考何 2:8)。
巴力是一個非常「屬世」的神,巴力崇拜包括以性交來引發土地「生産」。所以,耶和華的先知大力反對巴力崇拜,並一再堅持,耶和華才是創造世界、賜豐收、譴荒旱的神。因此,地理、氣侯,成了先知信息中常見而又重要的部份。正因爲地理氣候的資料,成爲啓所以要瞭解先知所傳講神的話語,就必須對巴勒斯坦的地理有基本的認識。

二. 列邦人民
舊約所記載的種族複雜,邦國衆多,文化迥異。種族可分爲閃含、印歐及其他。《創世記》10 章記有列國的根源,除以色列民以外,若干鄰邦也有涉及。
1. 挪亞的三個兒子,閃族爲主要的種族,包括亞述與巴比倫(合稱爲亞甲)。迦南人與腓尼基人爲含系。希伯來人、亞摩利人、亞蘭人、摩押人、亞們人、以東人與亞拉伯人爲閃系。雅弗人即爲印歐系(Indo-Europeans),包括瑪代波斯、西古提人,以後還有希臘、羅馬人。其他甚難歸類的有赫人、亞攔人、何利人(創 14:6)、古實人。還有蘇美裏亞人,在聖經中並未提及。這些是否爲米所波大米文化的始祖,尚待考據。
2. 巴比倫與亞述必與蘇美裏亞有淵源,這兩國統稱之爲亞甲。巴比倫王朝的第六代有漢慕拉比王,制定法律。
但巴比倫先爲赫人征服,以後又爲古實人所侵佔,時在主前十六世紀,共有四百年,可稱之爲黑暗時期。主前十二世紀再爲亞述征服。亞述稱霸約有五百年。亞述最後被巴比倫擊敗,開始新巴比倫時代。尼布甲尼撒在主前 605 年登基。主前 538 年,巴比倫王國又被波斯吞滅。波斯王古列稱爲世界的霸王,記載在《但以理書》5章。
3. 埃及王國的歷史,通常分爲古時,中期與近期。近期王國爲新王國,是從異族喜克索(Hyksos)掙脫得自由之,當時在主前十四世紀。相信埃及在十七至十四世紀是被異族喜克索人統治。喜克索人爲外來之人,本身不是埃及人。相信約瑟是在異族喜克索統治中的政府任宰相,也只有異族政府才讓約瑟這樣的「外邦人」任宰相。
埃及的古代可追溯至主前三千年,那時已有象形文字。中期有著名的智慧文學,可供舊約《箴言》書的參考。
金字及石墓的文獻爲考古學的重要發現。
4. 其他種族如赫人,可能早在主前 2000 年已經有了,但王朝開始的時間,大約在主前十七世紀。路德人(創10:22),可能是以後的呂底亞人,在新約中屢被提及。何利人有國家,在主前十六世紀;哈蘭可能爲該國的中心地區。希未人可能就指何利人,列爲迦南居民。他們最早是在以東。拔示巴的丈夫,赫人烏利亞,其名字的涵義爲“
5. 以攔與瑪代可能是同義字,因爲以攔出現在耶利米的預言中(耶 49:34 起),其首都在書珊。波斯也屬以攔,所以瑪代與波斯常相提並論。古列王發令,准以色列人歸回本土。其他波斯的王,曾在《以斯帖記》與《但以理書》提及,如大利烏王、亞哈隨魯王等。
6. 亞摩利人在以色列人進迦南前,已經在該地久居了。聖經中特別提及巴珊王噩以及西宏王。亞蘭人即敍利亞人,是舊約裏重要的種族,甚至《申命記》26:5 說:「我祖原是一個將亡的亞蘭人」。(「將亡」應作「漂泊」)。
敍利亞僅在地理環境中極爲重要,而且在文化傳統中也有其地位。亞蘭文在舊約之中,與希伯來文並列,是以巴勒斯坦的通用語。主耶穌與同時代的人很可能用亞蘭語言。
7. 非利士人在聖經歷史中時常提及,尤其在以色列早期的歷史中。迦南人可統稱爲巴勒斯坦的居民,又以腓尼基人爲主。迦南人常包括赫人、革迦撒人、亞摩利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共七國的民(申 7:1),
參雜地居住在以色列平原和山地一帶。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後,也和這些迦南一起居住在以色列地,時常被這些迦南人的異族信仰和文化影響,追隨他們敬拜偶像而被以色列的先知指責。
8. 希伯來人是指亞伯拉罕一族,因爲他的兒子以實瑪利成爲日後的亞拉伯人,他孫子以掃成爲以東人,這兩者可屬同族。但神給他應許之子以撒,生次子雅各才有十二支派,成爲以色列民族。據《創世記》10:22,閃是希伯子孫之祖,希伯應爲希伯來人的祖先。

以色列選民歷史
族長時期
以色列人是耶和華的選民,他們的歷史必須從族長的生平追溯,(創十二至五十章)。在他們的歷史之前,有創世的記載。創 11 章有這些史前的記載。最初的人類社會,可自亞當起算至亞伯拉罕。有關族長的事迹,由於近年考古學的評鑒,已無法否認這些事迹的歷史真實性。四位族長:亞伯拉罕、以撒、雅各與約瑟,都成爲當持社會的領導人物。他們的信仰尤其成爲當代與後世的見證。耶和華是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
從亞伯拉罕起,此族以畜牧爲生,到處移居,算是遊牧民族。雖然歷經艱辛,仍靠神的恩惠得以繁衍,足見信心的力量。他們的道德行爲尤其爲衆命,不致被饑荒所害。但全家因此留居埃及,日後被壓迫,成爲奴工,等候耶和華的拯救。

出埃及時期
埃及從異族統治之下(主前十四世紀的喜克族人)獲取自由後,強調民族自尊,排除異邦人,所以新王對以色列人倍加迫害。神呼召摩西,領導以色列人出離埃及。摩西幼年得蒙保守,幼嬰時被父母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棄於尼羅河畔,爲法老公主收留。但幼年時仍有家人的照顧,並得著宗教的教育,所以長大後寧可忍受淩辱,不願做法老女兒之子,放棄王儲的地位,甚至亡命他地。他蒙神呼召,向埃及王交涉,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到曠野敬拜。神以奇事促以色列人離去,經過紅海,得以自由。三個月後,在西乃曠野的山下,得著耶和華的啓示,獲得聖約的應許,承受律法的命令,建立以色列國。神揀選他們爲聖約的子民。

征服時期
摩西死後,他的助手約書亞繼承未完成的使命,帶領以色列人過約但河進迦南地,乃是神爲以色列人所準備的「流奶與密之地」。他事前受摩西差派至迦南地探察,與迦勒二人堅持進駐迦南,。甚餘十個探子因懼怕而不主張以色列人前往。所以日後摩西授命約書亞進軍迦南,承受耶和華的地業,他在迦南先北伐,再南征,共十四年,以後在示羅地爲以色列各支派主持分地的事宜;引退前在示劍與以色列人面前重申聖約,作最後的叮嚀(書 24 章)。以色列人定居迦南,是神賜的福分,但也不無困難。由於地區擴大,甚難統一,又受迦南高度文化之誘惑,隨從異教的影響,逐漸遠離耶和華。

士師時期
當時以色列支派各自爲政,難達成合一,外患頻仍,需要軍事的與法律的責任,得著神的靈賜能力,是恩賜的領袖,雖爲君王的前身,卻無世襲的系統。以色列人蒙神差遣的士師拯救,國中太平,但是人民常犯罪。神只得管教他們,容讓異族來侵略壓迫,可是以色列人再重復錯誤,歷史似乎重演。最後非利士人的侵略成爲最大的威脅。以色列爲情勢所迫,有建立王朝的必要。

王朝建立時期
爲求國力增強,民族的統一是刻不容緩的事。以色列向撒母耳求王的事本身並非錯誤,但是錯在他們信仰的基本態度,因爲他們離棄耶和華。王朝建立了,安定尚須時日。
掃羅爲第一任君王,仍是士師形像,有軍事才幹,但無政治的才智。政府既無組織,也無首都。他的戰果確立了他作君王的地位,卻缺乏信仰的深度,甚至一再違命,使先知撒母耳在督導方面深深失望,須另選賢能,掃羅又生性嫉妒,不僅不將大衛視作民族的領導人,反視爲勁敵,非除去不可;終於釀成他個人與家庭的悲劇。他與兒子約拿單在抵抗非利士軍時陣亡沙場。
大衛爲掃羅的女婿,繼位是有合法權益的。但到他作王后,王權才真正成爲世襲,且有神的聖約爲依據(撒下 7 章)。他先在希伯侖作王七年,然後成爲以色列全國之君。他的戰略不先攻擊非利士,而是攻耶布斯,取得保障。奪城後,在該地建都,定名爲耶路撒冷。這是以色列歷史的黃金時代。大衛在軍事成功之餘,鞏固內政,迎接約櫃,加強敬拜耶和華的信仰。他是猶大族的人,重點在南方,在位時已引起北方的不滿,種下日後南北分裂之因素。他的事迹記載在(撒母耳記下 9-12 章)及(列王紀上 1-2 章)。

所羅門獲大衛准許被立爲王,是由先知拿單與母親拔示巴促成。他以智慧著稱,享有才子的盛名。他大興土木,達成父王大衛的願望,建成聖殿。按月課稅,不照支派的界限,按地區的經濟狀況,引起北方的憎恨,在信仰方面,他晚年失節,妃嬪太多,且來自異邦,都爲政治名交之聯姻,使他陷於異教迷信之罪惡。

王國分裂時期
 所羅門之子羅波安即位後,仍一本父王之政策,使北方在耶羅波安策動之下發生叛變。十個支派脫離出來,自成以色列北國,在但與伯特利兩地設立聖所。本以牛犢爲裝飾,以後被人們奉爲膜拜的偶像。聖所設立,原爲防止人民再去南方耶路撒冷城,但現在弄巧成拙,無可收拾。北國之王朝既非大衛家,沒有神的應許與福分,篡位的事更司空見慣,政失去平衡與安定,如果沒有若干偉大的先知如以利亞、以利沙、阿摩司等,北方必早已敗亡。雖然如此,北國也只有二百餘年的歷史,在主前 722 年被亞述消滅。

南北分國之後,猶大尚爲安定。北國革命頻仍,耶羅波安的兒子拿答即位不久,爲將軍巴沙所殺,巴沙將國都由示劍遷至得撒。他的兒子以拉也被暗殺,心利的王位反爲暗利所奪,建立王朝,成爲以後亞哈家的強權,那時,猶大國的王羅波安之子亞比央,孫亞撒,不住與以色列北國爭戰。兩國之爭奪不停,至暗利戰勝猶大以後,大事興革,遷都至撒瑪利亞。異族如摩押,推羅等也都受制於他。推羅的公主耶洗別嫁給暗利王的兒子亞哈,帶進巴力的敬拜,將北國陷於拜偶像罪惡之中,以後就引起耶戶的革命。

 耶戶的革命,爲除去巴力的迷信,有先知以利沙的鼓勵。他殺害耶洗別及亞哈的衆子,並巴力祭司,這番宗教改革可謂透徹。但國力元氣大傷,南國唯一篡位的是母后亞他利雅。她爲亞哈之女兒,是亞哈謝的王后。她殺害王嗣,在位六年,終被殺死。約阿施幼年被祭司藏起,合法繼承王位時年僅七歲,北國耶戶與南國約阿施都不敬拜耶和華,兩國的國勢力衰。

 北國的政治既不安定,災患又多。敍利亞已漸失去強權的地位。由於列強的爭奪,巴勒斯坦得以偷安片時。北國在耶羅波安第二,南國在烏西雅王的時期,貿易興盛,經濟日隆。其實這正是以色列民族的危機。

過了這個時期,敗亡的喪鐘已經敲響。亞述強權採取行動,指向巴勒斯坦。敍利亞與北國聯盟,想對抗亞述,促猶大參加。猶大王亞哈斯不敢加盟,遭敍利亞、以色列戰爭之害。但亞述迅速奪取敍利亞的大馬色,當時在主前 732 年。十年後,撒瑪利亞城被攻破,北國敗亡,淪爲亞述帝國的一省,十個支派從此失落了。

南國雖倖免一時之災,但禍患無窮,一直受制於亞述強權,朝中和戰政策也常在亞述與埃及兩大強權之中舉棋不定,最後在巴比倫的侵略下敗亡。巴比倫擊敗埃及是在主前 605 年,亞述的尼尼微城早在主前 612年被巴比倫征服。巴比倫的目標只在巴勒斯坦。南國雖屢次尋求政治獨立、宗教改革,如希西家王與約西亞王,但迷信積習太久,罪惡已深,改革的事雖有短暫的果效,但無長期的效果。耶和華公義的審判已判已經發動,耶路撒冷城在主前 587 年,爲巴比倫攻陷。南國敗亡,比北國多維持一百三十五年。

被擄歸回時期
猶大曾被擄三次,首次在主前 605 年,尼布甲尼撒王擄走宮廷重要人物。第二次在主前 597 年,約雅敬王及國中的精英被擄。第三次在主前 587 年京都淪陷時。若不計主前 605 年的事而以 597 年爲第一次,第三次當爲主前 583 年猶大省長基大利被謀殺後,被擄的人群分散在巴比倫各處,有相當的自由,從商的尤其富有,會堂也在那時期內創立。若干宗教人員從事抄錄聖經及著作的活動,這對後來的猶太教和舊約聖經的保守甚有建樹。

巴比倫爲波斯征服之後,古列元年(主前 538 年)頒佈命令,容許被擄者歸回。有的以色列人在外地已經安定樂業,有的早已逃至埃及定居,也無意歸回。但不少忠信者有抱負,要回故土重建家園,從事復興的大業。

他們回去之後,百廢待興,千頭萬緒,無從做起。祭壇雖在聖殿的廢墟中建立,但聖殿的重建,卻一再延期。

經先知哈該與撒迦利亞大聲疾呼,在主前 520 年才動工重建,五年後建成,統稱爲所羅巴伯的聖殿。那時政治首領爲省長所羅巴伯,是大衛家的後裔,證明神的應許仍未廢除。在撒迦利亞書4章,他與大祭司約書亞被比喻爲兩棵橄欖樹,是彌賽亞的代表。他們領導著以色列的餘民,成爲以色列民族復興的核心。

重建更新時期
在主前五世紀,猶大的復國爲以斯拉與尼希米合力從事的目標。以斯拉爲波斯宮廷中的文士,也從事抄錄經文的工作。尼希在米在是波斯王面前任安全官(酒政),以後被委爲省長,回來重修耶路撒冷的城牆。築牆的阻力甚大,但尼希米策動群力,在神的恩惠下完成。以斯拉再以文士祭司的身份,發動讀經大會,民間有極大的復興。他鼓勵人們遵守律法,保持純正的宗教,因而被稱爲猶太教之父。以西結也有同樣的稱謂,但以西結的貢獻在思想方面,而以斯拉則在實踐方面。猶太教是希伯來宗教後期的發展,必須保持純粹的血統,純正的信仰,純全的宗教生活。“猶太人”在那時起才成爲固定的名稱,只指猶大與便雅憫支派的人民。失落的北國十個支派人民已經混雜,撒瑪利亞人已不是純粹的以色列人。

 猶太人在埃及的情形可從許多蒲草紙抄本的文獻中窺見一二。他們是巴比倫擄掠時逃難至此。在埃及有猶太人的新區,從事軍政與宗教的團體工作,保持若干宗教的制度,守安息日及節期,但也有些是變質的。

被擄後,猶大仍是波斯帝國的省分,由大祭司治理,聖殿可以向人民課稅,又可自行鑄造錢幣。那時的通用語言爲亞蘭文,書寫的是希伯來古體,以後逐漸以亞蘭文的字母取代,成爲現在用的希伯來文。

以上資料多來自余也魯編,<啓導本聖經>。(香港:海天書樓,1989),頁 16-24。

La Sor, William Sanford. “Old Testament Survey.” Michigan:Eerdmans, 1983, pp 41-53.

舊約聖經的誕生、流傳和定典
提摩太後書 3 章 16 節提到「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這是我們的信念。聖經的寫作雖然源於神,是一本超自然的書,但正如一切古代的文獻,聖經是由人,用文字記錄下來。從原稿、抄寫、定典、翻譯、流傳的整個過程中,神都不斷地保守。因此,就是到了今日,我們手上的聖經仍然信實可靠。著名的古文字學家和
文獻鑒別家 Frederic Kenyon 曾說:「基督徒可以手拿聖經,毫無懼怕和躊躇,肯定地說這是神真實的話語。
這話語代代相傳,完全沒有什麼重要的錯漏。」

舊約的原稿
舊約的三十九卷中,最古老的應該是摩西五經,寫於主前約一千五百年。是真的「寫」嗎?當時有文字嗎?不是口傳嗎?這是一般人的懷疑。從古文字學的研究,摩西寫五經是不容置疑的。早在主前三千年,蘇美人(Sumerian)、古埃及人、阿卡德人(Akkadian)已經開始使用象形文字,日後又簡化成楔形文字。他們利用葦莖做成的筆,寫在粘土板上,等待晒干或烘干之後,就可以留存於後世。今天我們還可以在博物院看到以楔形文字刻在一黑色玄武岩圓柱上的漢摩拉比王法典(主前 1700 年)。到摩西的時候,文字已經演變成整套字母(alphabet),腓尼基文字(Phoenician)就是一例。摩西既然「學了埃及人一切的學問」(徒 7:22),他應該是一個書寫的能手,何況聖經也的確記載了神吩咐摩西要把他的話寫下。(出 34:27,24:4,申 31:9)從摩西五經的寫作到瑪拉基書的完成,所涵蓋的時間約有一千年(主前一千四百年至四百年),由二十五至三十位不同背景的作
者合作寫成。除了一小部分以外,主要是用希伯來文寫成。中間由於希伯來文法經過演變(在主前 1350 年),舊的書卷都已被改寫,現在舊約裡的希伯來文法都是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舊約原稿的希伯來文都只有子音(consonant),母音(vowel)是以後才加進去。
很多証據顯示舊約的經卷開始時是用腓尼基式希伯來字體寫的(Paleo-Hebrew),後來才改用 Aramaic square希伯來正方字體。馬太福音 5:18 說的律法的一點一畫也不能廢去,耶穌指的一點(yod)就是希伯來正方字體的一個字母。

舊約抄本
舊約原稿當然已失傳,但抄本卻一代代的流傳下來,直到印刷術的發明。(十五世紀。第一本舊約是在 1488年在意大利印刷的。)在古代的著作中,保存得最好,當推舊約聖經了。究其原因,是因為猶太人對耶和華的敬虔,以致他們尊重自己的手抄經卷,近乎迷信程度。
在主前三百年之前,手抄本都是寫在蒲草紙上(另有些在羊皮上),為方便閱讀起見,大都是把約十寸寬的草紙,粘成一卷,約三十尺長。每卷足以容納以賽亞全書。這也是為什麼摩西五經剛好是五卷之長。希伯來聖經裡的撒母耳記、列王記和歷代志都是一卷長,所以沒有分上下兩本。
從主前三百至主後一百三十五年,我們有死海古卷(200 BC – 200AD,在 1947 年發現),這是現存最舊的手抄本,包含了以賽亞書和不計其數其他書卷的碎片殘簡(除了以斯帖記)。將它與主後 900 至 1000 年的馬所拉抄本相比,証明了聖經是可靠無誤的。大概是這時候,舊約開始以三十九卷的形式出現,分成三組:律法、先知書和聖卷。這也是主耶穌在路加福音 24 章 44 節所指的。在這段時間之前,舊約聖經似乎有三種不同的「版本」(text type):埃及式、巴勒斯坦式和巴比倫式。在主後一百三十五年之後,就開始出現單一「版本」,就是後來的馬索拉版本(Masoretic text)。著名的七十士譯本(Septuagint),舊約的希臘文譯本也是在這時在埃及亞力山大城(Alexandria)完成。新約聖經所引用的舊約經文就是從這譯本來的。除了死海古卷,從這時期留存下來的有蒲草殘篇,The Nash Papyrus,記載了經文出 20:2-17(十誡)和申 6:4。
從主後一百三十五至一千年,舊約聖經開始有分節,分段和分章,以方便讀者的閱讀。這時候,在以色列加利利湖西岸的一個城(Tiberian),有一馬所拉家族(Masoretes),他們對舊約聖經作了最大的貢獻。這個家族從八世紀至十世紀的兩百年之間,首先設計了一個拼音系統,將母音(vowel) 放在希伯來文裡,幫助讀者朗讀。
他們也在經卷旁加插了一些注腳(Masorah parva and Masorah magna),對以後的經文研究有很大的幫助。現存的年代最久的馬索拉版本 Codex Cairensis(AD 895)是出自這個家族的成員 Moses ben Asher,裡面有約書亞書、士師記、撒母耳記、列王記和許多先知書。另一本留存下來的是 Aleppo Codex(AD 925)。主後兩百年之後,舊約開始以 Codex(抄本)的形式出現,但在猶太人的會堂裡,他們還是用卷軸(scroll)。

主後一千年至今,有超過 3,000 件各式各樣的手抄本存留。最著名的是Leningrad Codex(1008),也是馬索拉版本,整本舊約完好無損,現藏在列寧格勒的公眾圖書館。

現在我們常用的希伯來聖經 Biblia Hebraica Stuttgartensia (簡稱 BHS) 就是根據這個版本編輯的。
主後 1450 年印刷術發明之後,第一本舊約聖經是在 1488年完成。

舊約的定典
定典就是鑒定某書卷是神所默示的聖經。單有神的默示,並不足夠。大體來說,神也賜人屬靈的智慧,分辨神所默示的真跡。人在聖靈的帶領下,知道何者是須摒棄的偽書。與新約定典的過程比較,舊約定典的過程反而沒有什麼特別波折,雖然在主前幾百年,撒瑪利亞人拒絕承認舊約所有的經卷,除了摩西五經﹔主
前兩百年,許多偽經和次經出現﹔主後的拉比著作裡,也有對以西結書、箴言、雅歌、傳道書和以斯帖記的定典質疑。
總之,舊約定典似乎在以色列的歷史中逐漸形成。肯定的是,在以斯拉和尼希米時代,摩西五經早已定型被接納。來到耶穌時,舊約聖經已經分成三組:
1. 律法書(Torah):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
2. 先知書(Nebhiim):a. 前先知書:約書亞記、士師記、撒母耳記、列王記
b. 後先知書:以賽亞書、耶利米書、以西結書、何西阿書、約珥書、阿摩司
書、俄巴底亞書、約拿書、彌迦書、那鴻書、哈巴谷書、西番雅書、哈該書、撒迦利亞、瑪拉基書
3. 聖卷(Kethubhim):
a. 詩歌書:詩篇、箴言、約伯記
b. 五書卷(Megilloth):雅歌、路得記、耶利米哀歌、傳道書、以斯帖記
c. 歷史書:但以理書、以斯拉記- 尼希米記、歷代志
歷代志是最後的書卷,這是為什麼耶穌在路 11:51 說,「從亞伯的血起,直到…撒迦利亞的血為止。」
亞伯是創世記第一個殉道者,撒迦利亞是歷代志裡最後一個殉道者。(代下 24:20-21)
在耶穌時代,次經(Apocrypha)已經大行其道。但從新約的引用舊約經文來看,這些次經都不被接納。猶大書是惟一的書卷引用次經《摩西升天記》(The Assumption of Moses)(猶 9)和《以諾書》(Enoch)(猶 14)。但這並不表示這些次經是神所默示的,正如保羅引用希臘詩人的詞句一樣。(徒 17:28,林前 15:33,多 1:12)
至於基督教,則把舊約聖經分成四組,以別於希伯來聖經的三組。
四組的分法是根據武加大拉丁文譯本(Latin Vulgate,約主後 383 – 405 年)的編法。武加大譯本則取法於希臘文七十士譯本。
律法書: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
歷史書:約書亞記、士師記、路得記、撒母耳記上、撒母耳記下、列王記上、列王記下、歷代志上、歷代志下、以斯拉記、尼希米記、以斯帖記。
詩歌書:約伯記、詩篇、箴言、傳道書、雅歌。
大先知書:以賽亞書、耶利米書、耶利米哀歌、以西結書、但以理書。
小先知書:何西阿書、約珥書、阿摩司書、俄巴底亞書、約拿書、彌迦書、那鴻書、哈巴谷書、西番雅書、哈該書、撒迦利亞、瑪拉基書

舊約正典的承證
內證
從內證方面看,決定一本書是否正典,一方面要看作者有無先知的身分或職分;一方面要看作者是否有西乃山的經歷。
換言之,敬虔的猶太人視摩西(五經)爲無上的權威,因爲只有他曾親聆神要他記錄的啓示(參出 17:14;27-28;24:4-7;民 33:2;申 31:9,22,24),故五經爲正典,在猶太史內是毫無懷疑的,其後的君王與先知共認此點:大 衛 王上 2:3
亞瑪謝 王下 14:6 (代下 25:4)
希西家 王下 18:6 (代下 30:16)
瑪拿西 王下 21:8 (代下 33:8)
約西亞 王下 23:25(代下 34:14)
約沙法 代下 17:9
約哈斯 代下 23:18
此外,衆先知(經文過多不贅)也同樣承認。
摩西曾預這在他以後必有一真先知興起(申 18:15-19),帶領全國信服真神,故凡有先知的職分(office)或恩賜(gift)的神人之文獻皆奉爲正典。主耶穌既也承認舊約分爲律法與先知兩大綱領(太 5:17 等),他也必承認非律法部分的經卷,也是我們今日俗稱非先知部分的書卷(如撒母耳記、約伯記、以斯拉記等),這等書主也稱它們爲 先知書,將之統歸於先知書範圍內。
小結:先知固然指真先知,因爲假先知在以色列內甚多(如巴蘭、巴力的先知),而考古學家亦供給(如馬列碑文 Mari Tablets)資料,別的國家也有他們的先知。先知即神的代言人之意,故亞伯拉罕也稱爲先知(創20:7)大衛亦是(徒 2:30;尼 12:24,36),祭司以西結亦是先知。 神人 是先知的另外一個名字,這種鑒別稱爲 先知的原則(Prophetic Principle),在新約中俗稱爲 彼得的原則(Peter’s Principle),因彼得強調只有先知的身分(或恩賜,參來 1:1)才能背負(原文真意,中譯作感動,參彼後 1:21)神的話。

外證
從外證看,舊約三分法的書卷是神的正典有下列的支援:
a. 七十士譯本(250B.C.) 內記舊約的分法與現代分法相同,即 39 本(希伯來文 22 卷)。
b. 傳道經(便西拉智訓,117B.C.)所記與我們的一致。
c. 僞經(旁經、次經)的瑪喀比一書 4:46;二書 2:13 等節引述舊約經典的範圍與今相同。
d. 猶太史家約瑟夫(90B.C.)在其答 Apion 一書(1:8)中自稱 我們猶太人的正典只有 22 卷 。
e. 埃及猶太史家裴羅(Philo, C. 20B.C. 40A.D.)在其著作中也引證舊約正典與今無異。
f. 主耶穌自己說的話成爲舊約正典最大的明證(參路 24:27,44;太 23:35;約 10:34-35 等處)。
g. 主的門徒同樣使用及承證他們的經典。
h. 初期的教父如耶柔米(350A.D);俄利根(250);特土良(200);米利圖(170);伏西比烏(325)等共證
上文不差。
i. 占尼瓦(Jamnia, 90) 會議的討論,不是 那些書卷應列入舊約正典裏 ,而是 那些書卷不該列入正典裏,就顯出正典早已存在,而那正典就是初期教會或猶太教的正典。
j. 猶太遺傳巴巴拉聖卷集(Baba Bathra, 450) 也引證舊約正典的範圍。
N死海古卷的發現更堅定現今正典的範圍與地位,所有舊約的書卷全數在死海古卷中出現,及定準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