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新約

新約導論與福音書
起初神的啟示是給全人類的。
在舊約時代,神只向亞伯拉罕啟示祂所應許的救贖,說「萬國必因你得褔…」。
舊約聖經主要記載神與以色列人之間的關係,它其實是預表及預言新約彌賽亞的來臨。

新約聖經以耶穌基督為中心,表明神要藉著耶穌基督,完成祂救贖人類的計劃。

當教會成立以後,神對亞伯拉罕的應許得到應驗,救贖的褔音藉著教會傳到了外邦各族。(加 3:8)
這個新約教會是一個屬靈團體,由聖靈引導的。
新約聖經的中心信息是神的救贖,因信稱義, 聖靈的帶領,與愛。

新舊約之間有約四百年的時間 ,神不再藉著先知對以色列人說話,一般稱之為「沉默期 400 years of silence」。
舊約最後一本書瑪拉基(Malachi)是在主前 433-424 寫的。
聖經說「及至時候滿足,神就差遣祂的兒子…」 (加 4:4),這句話說明了神預備有形的環境來迎接耶穌基督的誕生,以完成救贖大工。

帝國版圖的預備
從以色列被巴比倫亡國後(586 BC),經過波斯,希臘,到新約時代的羅馬帝國 (63 BC -636 AD 建立)。
羅馬帝國為傳播褔音預備了最佳的有形環境。
它平息了多年的爭戰,代之以和平的氣息。
它建設了偉大的橋樑和公路網,使基督徒可以踏遍羅馬所建的大道,把褔音傳到當時的世界。

新約時代的巴勒斯坦,被分為三個地區;
北邊是加利利 Galilee,
中間是撒瑪利亞 Samaria,
南邊是猶太 Judea;

另外在約但河以東是比利亞 Perea,和低加波利 Decapolis 。

語言文字的預備
希臘文是當時的世界語言文字,所以新約聖經是用希臘文寫的。
共同的語言文字可以減去差異與誤解,以致於保羅到處傳講褔音時,可以用希臘文與聽眾溝通。
拉丁文則是官方所使用的語文,正式官方文件公告都是以拉丁文書寫。

當時的舊約已經有希臘文譯本(七十士譯本 Septuagint), 約在 200 BC 由希伯來文譯成的。
猶太人通用的語言是阿拉姆(Aramaic)或稱亞蘭文。
這個語言與希伯來文很相似,但希伯來文在當時不通俗,在日常的談話中已經不被使用,僅僅用於朗誦舊約聖經用。

聖經記載耶穌與猶太人說亞蘭文,有時也會說希臘文,在會堂用希伯來文讀聖經,向加利利的外邦人傳福音說希臘文,面對本丟彼拉多的審判時用拉丁文。
約翰福音 19:20 記載,彼拉多用牌子寫了名號釘在耶穌的十字架上,是用希伯來、羅馬、和希利尼三樣文字寫的。
「羅馬」就是拉丁文,「希利尼」就是希臘文。

猶太人的信仰
猶太人在自被擄後,認為回來建殿的才是選民,因此十分重視血統與家譜。
由於經歷了早已預言的亡國,因此更加期待預言中的彌賽亞和他的國度。
舊約經書在約 500 BC,猶太人得以回國後,由以斯拉(Ezra)抄寫整理編排完成,之後只有瑪拉基書。
到耶穌時代,舊約聖經已經完整,不過現在的舊約 39 卷書,在當時合併成 24 卷。
摩西五經(The Law, Torah)是:創、出、利、民、申。
先知書(The Prophets, Neviim)有八卷,分前後(或上下)。
前先知書有:書、士、撒上下一卷、王上下一卷;
後先知書是:賽、耶、結、十二小先知書合成一本。
文獻(The Writing, Ketuvim)或稱聖卷,是詩歌文學,有十一卷,詩、箴、伯、得、歌、傳、哀、帖、但、
以斯拉與尼希米成一卷、代上下成一卷。

自以斯拉整理經書後,各地會堂便紛紛成立查律「律法」班。
文士
有一批專門負責抄寫經文,教導人讀經的就是文士(scribes)。
文士需受很嚴格的訓練,到四十歲才能被按立傳講經書。
律法師是專門教導人有關律法的,拉比(老師)是在會堂教導經書的人。
文士到新約時代已經變成過份咬文嚼字,忽略了經文原意。

公會(Sanhedrin)是羅馬人給猶太人的自治權下的自治政府。
「公會」有七十一位議員,起源於民11:16, 由祭司(代表聖殿),長老(代表人民),文士( 代表律法)組成,由大祭司擔任議長。
「公會」負責一切民事刑事審判,可以宣佈死罪,但不能執行死刑,所以耶穌最後要被送到彼拉多面前。

法利賽人(Pharisees)意思是「分別出來」, 大多數在聖職上做文士的人,同時在信仰生活上也是做法利賽人的。
對文士和法利賽人兩者來說,與外族分離,遠離希臘化腐敗,和嚴守律法書並口傳律法,就是他們最高的目標。
法利賽人在宗教禮儀上拘謹固執,把很多猶太傳統也當成律法,故被主耶穌責備本末倒置,假冒為善,驕傲自義。

撒都該人(Sadducees)原意是「公義」,多為祭司貴族富商,是猶太人的執政者與權貴。
他們執掌聖殿事物(祭司),遠離群眾,高高在上。
撒都該人崇尚理性,不相信靈界、天使、復活;反法利賽人及其宗教遺傳,只接受五經。
撒都該人對政治的興趣多過宗教,成立的目的是維護政治地位,公會多為這一派所支配。(參看:徒 23:5-8,保羅在公會的經過)

奮銳黨(Zealots)原文意為「大發熱心的人」,是愛國狂熱份子。他們信仰堅定,篤信摩西律法,主張用武力驅除羅馬人,一心要光復祖國。主耶穌門徒中有奮銳黨的西門(太 10:4)。

新約聖經的多樣性和一致性
初期基督徒的處境是向未信者傳遞耶穌的好消息。
我們現在的新約聖經就是出於宣教,以及為了那些已經成為信徒,需要在信心和行為上接受教導的人而寫的。
儘管新約書卷看來有不同的表達方式及著重點,宣教的神學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基督生平與使徒傳講的褔音,是緊緊連結,密不可分的。
神差派祂的兒子成為救主,而耶穌的門徒宣揚闡述祂的降生,死亡,並復活,呼召世人來相信這褔音,並接受耶穌是主。
持續的宣教是神救贖計劃不可缺乏的一部分。

新約神學的架構,必須在各書卷中同時找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
所有作者都接受耶穌是救主,也宣告祂從死裡復活的事實。
新約神學的三個主要見證人(耶穌,保羅,約翰)都說明神國度和救恩在耶穌基督裡的實現,以及在未來(主再來)的完滿實現。
在耶穌裡,神的愛完成了。
基督已經為我們的罪釘死,代替了我們的罪,成為世人和神之間唯一的中保;
基督釋放我們脫離了罪的轄治,人對救恩必須有信心的回應。
而這褔音要經由教會傳給萬民,外邦人將進入神的國度。
一主,一信,一救恩,一教會,是新約聖經的中心。

整本新約聖經始終向我們呈現一個神救贖世人的計劃
人類處於需要被救贖的景況(罪中),神的拯救活動是藉著耶穌的死和復活完成的,那些相信耶穌基督的人,擁有透過聖靈賜下的新生命;
而神的救贖計劃最終要隨著基督的再來,最後的審判完成實現。

主耶穌向門徒預告,在祂離世後會有聖靈繼續工作;
聖靈對個別信徒和教會生活中的重要性,在保羅書信和約翰褔音中也有充分的說明;
約翰特別看重聖靈作為保惠師的角色。
愛的誡命是信徒生活的中心,彼此相愛是基督徒群體獨特的記號。

  1. 在基督裡完成救贖

這種基督論見於大部份的保羅書信和馬可褔音。神是救贖工作的主要行動者,耶穌是順服神,是比較強調職能的,並以十字架為核心。救贖是一個已經完成的事實,其範圍是宇宙性的。

  1. 藉著基督確認救贖

藉著耶穌,神實現也確認了祂的救贖目的,使全人類可以得到救恩。這個理解見於馬太褔音,路加褔音,及使徒行傳。基督在這裡更全面參與救贖計劃。救贖是未來的前景,有褔音作為保證。復活的主,擁有赦罪的權柄。

  1. 藉著基督贏得救贖

基督是從上面而來的,藉著祂的十字架和得勝的復活贏得救贖,並回到祂從前的榮耀。這是以基督為中心的救贖工作,形成得勝者基督,強調神與基督在本體上的合一。這個觀點出現於歌羅西書,以弗所書,教牧書信,彼得前書,希伯來書,和啟示錄。

  1. 藉著基督傳遞救贖

這是約翰褔音及約翰書信的特色。基督與父原為一,將父啟示出來,並將救恩從父傳遞給相信祂的人。所以,救恩是以神的旨意為基礎,但主要是基督在作工。耶穌的十架和復活,是救贖的前提與基礎。只有當人相信子的時候,才會發生救恩的傳遞,這是唯一的道路。

聖經持續地在不同的世代,不同的處境下,以新的方式向人們呼召,聖經的信息永不改變。就好像詩歌的樂器,聲音,和聲不斷改變,吟唱的內容仍然不變。

褔音書,褔音就是好消息。
「神的兒子,耶穌基督福音的起頭…」(可 1:1) 
新約聖經裡的四本褔音書,就是宣告神藉著耶穌基督的死與復活,完成祂拯救世人計劃的好消息。
有人認為四本褔音書是記錄耶穌生平的傳記,其實不盡然。
四本福音書是講述一個新約時代的開始;
是告訴我們,神為我們作了什麼,也經史實得印證,見證這些事情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福音書作者寫作的動機是為了傳揚救恩,使人認識基督,相信祂,以致因信而得救贖。

「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約 20:31)

新約聖經的合成在第二世紀就已經確定了。
初期教會為了駁斥當時流行的異端,制定了使徒信經(Apostles’ Creed)。
信經(Creed)源自拉丁文 Credo,就是「我信」的意思,因此信經就是信仰的告白。
「正典」(Canon)就是「書目」的意思,新約的正典就是確定新約聖經的書目。
當時有許多基督徒的著作流傳,因此必須鑑定那些是真正出於神的啟示,具有權威的書信。

四褔音書的不同角度
四本褔音書的作者,都是最早跟隨耶穌的門徒,或是與他們有非常密切關係的人。
馬太褔音是寫給猶太人的;
馬可褔音給羅馬人;
路加褔音給其他外邦人;
約翰褔音給基督徒及哲學思想家。

一般新約神學把馬太,馬可,路加三卷褔音書,稱為對觀或共觀(synopsis)褔音。
因為這三卷書在排列次序和內容上,都相當類似;
約翰褔音則有它獨特的思想架構。
然而,四本褔音書彼此相輔相成,從不同的角度來宣講耶穌的作為及教導。
將最初的口述紀錄下來,讓後世的信徒得以明白耶穌所傳的褔音,及祂從死裡復活所成就的救贖。
一般認為馬可福音是最早寫成的福音書,應該是馬可聽西門彼得的口述所記錄下來的。

褔音書的寫者
馬太福音
馬太,又叫利未,是十二使徒之一。父親是亞勒腓(可 2:14-17)。
寫作時間:60 AD
寫作地點:安提阿/耶路撒冷
寫作對象:主要對象是猶太人 (追溯家譜)
特色:耶穌就是舊約預言的彌賽亞
主旨:耶穌是君王,Jesus the King
重要經文:那生下來作猶太人之王的在那裡,我們在東方看見祂的星,特來拜祂。 2:2
結束:主復活

馬可福音
馬可,又稱約翰,是巴拿巴的表弟 (西 4:10,徒12:12,4:36)。 馬可曾與彼得同工 (彼前 5:13),也與保羅同工 (西 4:10,門 24,提後 4:11)。
一般人認為馬可褔音的內容是從彼得那裡聽來的。
寫作時間:57-60 AD
寫作地點:羅馬
寫作對象:應該是給在羅馬人(先解釋猶太習俗)
特色:強調耶穌的工作多於教導
主旨:耶穌是神的僕人,Jesus the Servant of God
重要經文: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10:45
結束:主升天

路加福音
路加,敘利亞安提阿人,在新約裡三次提到 (西 4:14,門 24,提後 4:11)。
保羅稱他為親愛的醫生,三處經文也都提到馬可,可見路加與馬可同工,伴隨保羅宣教。他也是使徒行傳的作者。
寫作時間:60 AD
寫作地點:該撒利亞或羅馬
寫作對象:希臘人。路加採用學習醫學的理性,精準,分析手法。
特色,褔音的全球性:給猶太人也給外邦人
主旨:耶穌是人子,Jesus the Son of Man
重要經文: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19:10
結束:主應許聖靈降臨

約翰福音
約翰,十二使徒之一1,自稱為耶穌所愛的門徒。
他的兄弟雅各也是使徒之一。
父親是西庇太,母親是撒羅米 ,她應該是瑪利亞的姐妹。約翰後來在以弗所教會牧會多年,年老被放逐到拔摩島,神啟示看見異象,寫了啟示錄。
寫作時間:85-90 AD
寫作地點:以弗所
寫作對象:所有人。給來以弗所學習哲學的人。
特色:以“我是…”來強調耶穌的神性,是四本書中神學思想最重的,把耶穌的位格定義的很清楚。
主旨:耶穌是神的兒子,Jesus the Son of God
重要經文:
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祂,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20:31
結束:主再來

有學者認為在啟示錄中的四活物,獅、牛、人、與鷹,正好相對于四福音書對耶穌基督不同角度的描繪。
獅子是猶大支派的象徵,是君王的代表,正是馬太福音從以色列的君王、受膏者的角度來描寫耶穌。
牛是負軛工作的家畜,馬可福音以耶穌的服事入筆,強調耶穌基督來世上的事工。
路加福音說耶穌是人子,帶來普世的救恩,正是四活物中有像人子的。
約翰則強調耶穌的神性,從屬天(鷹)的角度來講耶穌的位格,祂放棄屬天的地位,道成肉身來到世間,神一切的榮美與恩典,都在耶穌基督身上顯現。

 

十二門徒 (太 10:2-4, 可 3:16-19, 路 6:12-19, 徒 1:13)

  1. 西門彼得-西門(Simon)是本名,主耶穌給他的新名叫彼得(Peter in Greek),或稱磯法(Cephas in Aramaic),就是石頭的意思。他是伯賽大人 Bethsaida(約 1:44),自己住在迦百農 Capernaum(可 1:21-29)。他是安得烈的兄弟, 父親名叫約翰(約 1:42)。他原本與兄弟安得烈,及西庇太的兒子約翰、雅各從事漁業(路 5:10),後與妻子一同服事傳講褔音(林前 9:5)。
  1. 安得烈(Andrew),伯賽大人,是彼得的弟弟。他是最早跟從耶穌的兩個人之一,他對哥哥西門說“我們遇見彌賽亞了。” (約 1:35-42)
  1. 雅各(James),西庇太 Zebedee 的兒子,約翰的兄弟。耶穌稱兩兄弟為半尼其Boanarges, 就是雷子 Sons of Thunder 的意思。(可 3:17)雅各是十二門徒中第一個殉道的人,他被希律王用刀殺了。(徒 12:1) 這希律王 Agrippa I 是殺施洗約翰和審耶穌的希律王 Antipas 的兒子,是殺伯利恆小孩的希律王 Herod the Great 的孫子。
  1. 約翰(John),是雅各的弟弟, 西庇太的兒子(太 4:21),母親是撒羅米 Salome,她應該是馬利亞的姐妹 (太 27:56, 可 15:40, 約 19:25),所以約翰和雅各是耶穌的表兄弟;因此耶穌在被釘十字架的時候,把母親馬利亞托付給約翰(約 19:26-27)。他是施洗約翰的門徒(約 1:35,40),後來跟隨耶穌,自稱為“耶穌所愛的門徒。”約翰後來在以弗所待了很久,在那裡寫了約翰褔音,最後被放逐到拔摩島,寫了啟示錄。
  2. 腓力(Philip),也是伯賽大人。他帶朋友拿但業 Nathanael 去見耶穌。(約 1:43-46)
  1. 巴多羅買(Bartholomew)是拿但業的姓,是迦拿 Cana 人。(約 21:2)也許迦拿的婚筵與他有關。
  1. 馬太(Matthew),又稱利未(Levi)。褔音書裡記載他是一個稅吏(太 9:9-13,可 2:14-17,路 5:27-32)。馬可褔音記載他是亞勒腓(Alphaeus)的兒子,如果這個亞勒腓就是小雅各和達太的父親,那麼他就是“亞勒腓的兒子雅各”的兄弟。不過,聖經裡沒有提及此事,而且只是把雅各與達太連在一起(可 3:18),所以雅各與達太是兄弟,而馬太的父親是另一個也叫亞勒腓的人。
  1. 雅各(James),為與約翰的兄弟雅各區別,聖經裡稱他為“亞勒腓的兒子雅各 Son of Alphaeus 。”耶穌有一個弟弟也叫雅各(太 13:55,可 15:40),人稱“小雅各”,是新約聖經中雅各書的作者。
  1. 達太(Thadaeus)又叫猶大(Judas),是亞勒腓 Alphaeus 的兒子(太 10:3,可 3:18),所以他是雅各的兄弟(路 6:16, 徒 1:13)
  1. 多馬(Thomas),又稱低土馬(Didymus – twin)(約 11:16,20:24,21:2)。
  1. 奮銳黨的西門(Simon the Zealot)。 奮銳黨是愛國狂熱份子。
  1. 加略人猶大(Judas Iscariot), 是賣耶穌的人。在約翰褔音 6:51 記載他是加略人西門的兒子。加略(Kerioth)是猶太地的一城。他是十二門徒中唯一不是加利利本地的外鄉人。

耶穌生平的八個重要時期

 

馬太

馬可

路加

約翰

出生及成長

1-2

 

1-2

1:1-3

預備事工

施洗約翰,耶穌受洗,耶穌受試探

3:1-4:11

1:1-13

3:1-4:13

1:6-42

早期在猶太地的事工

約八個月

 

 

 

2:1-4:42

加利利事工

約兩年

4:12-19:1

1:14-10:1

4:14-9:51

4:43-7:1

後期猶太地事工

約一個月

 

 

10:1-13:21

7:2-10:39

比利亞事工

約四個月

19:2-20:34

10:1-52

13:22-19:28

10:40-11:57

最後一週及受審判釘死

21-27

11-15

19:29-24:1

12-19

復活向門徒顯現

28

16

24

20-21

耶穌所行的神蹟

神蹟

馬太

馬可

路加

約翰

迦百農趕逐污鬼

 

1:23

4:33

 

醫治西門彼得岳母的熱病

8:14

1:30

4:38

 

日落醫治害病被鬼附的

8:16

1:32

4:40

 

潔淨長大痲瘋的

8:2

1:40

5:12

 

迦百農醫治癱子

9:2

2:3

5:18

 

安息日醫治手枯乾之人

12:9

3:1

6:6

 

醫治百夫長的僕人

8:5

 

7:1

 

平靜風和海

8:23

4:35

8:22

 

趕鬼入豬群

8:28

5:1

8:26

 

醫治管會堂者(睚魯)的女兒

9:18,23

5:22,35

8:40,49

 

醫治患血漏的女人

9:20

5:25

8:43

 

醫治兩個瞎子

9:27

 

 

 

趕出啞吧鬼

9:32

 

 

 

醫治被鬼附,又瞎又啞的人

12:22

 

11:14

 

餵飽五千人

14:13

6:30

9:12

6:1

耶穌履海

14:25

6:48

 

6:19

醫治迦南婦人(希利尼人)的女兒

15:21

7:24

 

 

醫治低加波利耳聾舌結的人

 

7:31

 

 

給四千人吃飽

15:32

8:1

 

 

醫治伯賽大的瞎子

 

8:22

 

 

醫治癲癇病的孩子

17:14

9:17

9:38

 

從魚口得稅錢

17:24

 

 

 

醫治路旁的兩個瞎子

20:30

10:46

18:35

 

無花果樹被咒詛枯乾

21:18

11:12

 

 

在革尼撒勒湖使彼得下網得魚

 

 

5:1

 

使拿因城寡婦之子復活

 

 

7:11

 

安息日醫治駝背的女人

 

 

13:10

 

安息日醫治脹氣的人

 

 

14:1

 

治好十個長大痲瘋的

 

 

17:11

 

在客西馬尼園醫好祭司僕人的耳朵

 

 

22:51

 

迦南婚宴變水為酒

 

 

 

2:1

醫治大臣之子

 

 

 

4:46

在耶路撒冷醫好三十八年患者

 

 

 

5:1

醫好生來瞎眼的

 

 

 

9:1

使拉撒路復活

 

 

 

11:43

耶穌復活後在海邊使門徒得滿網魚

 

 

 

21:1

 

聖經啟示的核心就是基督,摩西五經和歷史書是預表基督,詩歌智慧書是讚美基督,先知書是預言基督,四福音書是描寫基督,使徒行傳是傳揚基督,新約書信是解釋基督,啟示錄是榮耀基督。耶穌基督是我們信仰的根基,因為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惟有耶穌基督是道路,真理,生命;只有藉著祂,我們才得與神和好,罪得赦免。

 

福音書記載了耶穌在世為人的事工,神為我們的救贖所付的代價,與祂戰勝死亡復活的大能。福音書不僅印證了舊約聖經對彌賽亞的預表,也開啓了新約教會的世代。神的救贖計劃在耶穌基督的降世,事奉,受死,復活上,正走向最後得勝永恆的榮耀中。

新 約 背 景

  1. 一. 歷史背景-從後波斯到大希律

在波斯古列王末年,希臘已開始興起。後來兩國終於爆發三次大戰,兩次由大利烏王率領,其中第二次

即有名的馬拉松大戰,結果均告失敗。休兵十年之後,薛西斯王(已故大利烏王之子,即以斯帖記的亞哈隨

魯王)發動最大規模的海陸聯合作戰,仍然再度失敗。從此波斯江河日下,至 330 B.C.為希臘亞歷山大大帝所

滅。

亞歷山大大帝對猶太人頗為偏愛,他賞識他們的優越品德。相傳其軍抵耶路撒冷時,當時的猶太祭司出

城迎接。王見其頭戴「歸耶和華為聖」之聖牌,立即下拜,答允善待猶太人,並謂其於曾夢見該聖牌。祭司

出示但以理書,表明關於他的預言早已載於經上,更令其驚佩。他在埃及建亞歷山大城,給猶太人一等公民

權。

亞歷山大大帝一生雖努力傳播希臘文化,但並未勉強猶太人改變信仰。這其實對猶太傳統信仰的威脅更

大。後來證明希臘文化對猶太人,乃至於全世界影響深遠,並造成猶太人分裂為兩大壁壘:抗希保守者與親

希開放者。前者視後者為罪人叛徒,後者視前者為守舊落後。這就成為猶太民族內亂的禍根,埋下了連綿戰

亂的導火線。

亞歷山大死後,帝國分裂為四。從此戰略要衝的猶太地落入在敘利亞的北王與在埃及的南王兩邊的連年

征戰當中。

開始的一百多年,猶太地由南邊多利買王朝統治,雖與北方戰事不斷,但南王大致相當尊重猶太人。到

南王統治後期,由於猶太祭司不願納貢,猶太地的稅務遂由多比亞家族掌握,靠異族統治做後盾搜刮人民錢

財。從此前者率領中下階層民眾,自稱敬虔派或哈西典,而稱後者與相關的親希貴族階級為世俗派(後者自

稱為進步黨或自由派),兩邊開始進行權力鬥爭。

後來北王安提阿哥第三於 198 B.C.奪下猶太地,前幾年尚寬待猶太人。到了迦太基名將漢尼拔遭羅馬擊敗

而投靠敘利亞時,即慫恿他與羅馬開戰。敘利亞戰敗,要求猶太人繳納重稅償還作戰經費,雙方開始發生衝

突。

 至 175 B.C.安提阿哥第四即位,亦名依比芬尼。他極盡所能的逼迫猶太人,褻瀆他們的信仰,一般認為但

以理書 9:27 所說那行毀壞可憎的就是指他。

 167 B.C.,依比芬尼的手下到了耶路撒冷城西的小城莫頂,正擬逼迫敬虔派的猶太人,卻被哈斯摩家族的

老祭司馬提亞與其五個兒子所消滅,於是開始了一百多年的猶太革命自治時期。

起義不久,馬提亞過世,臨終指派三子猶大,又名馬加比,領導眾人。以後猶太革命時期即通稱為馬加

比時代。

猶大卒,么弟約拿坦接棒。約拿坦卒,二哥西門接棒。西門至 135 B.C.卒,其子許爾堪接棒,開始了猶太

人的哈斯摩年王朝。在這期間,猶太人與敘利亞互有勝敗,前者並得新興的羅馬幫助,日益取得獨立的地位。

在約拿坦之時,因政治利害關係,革命領袖開始兼任大祭司。到了許爾堪之時,由於他的世俗與獨裁,

偏重戰事而忽略大祭司職份,以及與羅馬結盟使部份人民產生疑懼,於是過去一同奮鬥的哈西典敬虔派人士

與他分裂,日後發展成為法利賽黨。此時世俗自由派的貴族階級乘虛而入,與王親近,日後發展成為撒都該

黨。兩黨長年進行激烈的鬥爭。

許爾堪死後,王朝陷入長年內亂,爭權者均向羅馬請求援助,於是國家漸漸失去獨立,至 63 B.C.,猶太

地終為羅馬龐培將軍征服,耶城城牆被拆毀,失去了所有的自治權,僅餘下傀儡的大祭司職份。(在約旦河

東的一些希臘化城市,獲准自治,稱為低加波利。)

在哈斯摩年王朝末期,以土買(希臘對古以東地之名)興起一位名叫安提帕特的野心家,他在猶太王朝

內合縱連橫,首先獲得龐培信賴。後來他轉而支持該撒,大為得勢,派兩個兒子一為耶城長官,一為加利利

副省長。後者繼續死命巴結羅馬,至該撒死後,該撒亞古士督就位之前(即打敗安東尼與埃及多利買王朝末

代女王的屋大維,他曾為統治方便,命令全國人民報名上冊,如路加二章所載),約在 39 B.C.,正式消滅哈

斯摩年王朝,成為統治猶太地的大希律王。

宗教背景-黨派、會堂的興起,彌賽亞的盼望
黨派:法利賽人與撒都該人前面已提過。這裡補充
文士-以斯拉可算為其遠祖,是抄寫、解釋、教導律法書的人,通常與法利賽人相提並論。兩者後來都淪為形式主義。
愛色尼人-類似法利賽人,但群居於死海西岸的地方,生活更加克己,解釋律法更加嚴謹。
昆蘭團體-可能是愛色尼人的一支,主要散佈在猶大曠野、死海沿岸。他們的領袖被稱為「公義的教師」。
有人認為主耶穌也曾是昆蘭團體的一員。
奮銳黨人-一群誓死捍衛律法的激進愛國主義者,馬加比一家可算為其遠祖。他們極端憎惡一切與希臘羅馬有關的人事物,動輒以武力解決問題,終於導致 66-70 A.D.的羅馬毀滅猶太地與耶路撒冷。

除了撒都該人(他們是外表猶太人,裡面外邦人。)之外,其他各種人雖各有多少的不同,但相同的則是對律法與聖約的熱衷。律法因此成為猶太人抵抗希臘文化的核心。

會堂的興起
猶太人被擄之後,失去信仰的中心-聖殿,為了進行敬拜,教導律法,維繫信仰,在各個猶太人群居之處,就建立起一個個小型的集會場所,稱之為「會堂」。會堂崇拜的模式,後來就被初代教會用來傳播福音。

彌賽亞的盼望
根據學者研究,猶太人從被擄後直到敘利亞王依比芬尼壓迫時期,因苦難流離,可能漸漸傾向無彌賽亞觀念,認為彌賽亞要到末時上帝審判掌權之時才會臨到。

到了馬加比革命時期,猶太人可能一度以為彌賽亞會由利未支派而出。
但當王朝開始腐化墮落之後,他們可能會重新回到聖經所啟示的大衛後裔中等待彌賽亞。
然而無論觀念如何演變,猶太人心中的彌賽亞只能是滿有榮耀的民族救星或領袖君王,絕對不是卑微受苦的僕人。
因此他們不會同意以賽亞書五十三章是論及彌賽亞的經文。

文學背景-七十士譯本,次經與偽經,裴羅與約瑟弗

七十士譯本(LXX)
相傳希臘分裂之南國埃及多利買二世,熱愛藏書,並善待猶太人,乃遣使耶城,請譯希伯來經典。
大祭司於各支派精選六人送到埃及(後傳為七十人),王將其分置於七十處譯經,譯成後發現內容幾乎完全相同,大為驚佩,確信乃上帝所為。

初代教會在希臘化的世界能夠順利傳播福音,LXX 的幫助甚大。該譯本也成為後代翻譯舊約聖經的重要參考。

次經與偽經
在猶太人悠久的歷史當中,特別是在兩約之間的時期,有許多影響深遠的文學作品流傳。這些作品大多主題均圍繞著律法書(舊約聖經)的教義。這些作品在新約聖經(如猶大書、希伯來書、羅馬書等)與初代教會都經常被引用,早期教父們認為它們雖不能列入正典,但其中有些教訓對教導信徒與傳揚福音是有幫助的。
這些作品當中有一部份在 LXX 和著名的拉丁聖經學者耶柔米的武加大譯本(今天主教聖經的根源)被收入,KJV 聖經將它們獨立為十二卷的著作,稱為次經。沒有被列在這十二卷的則通稱為偽經,當中大多都屬於啟示文學。

次經與偽經在初代教會時基本上是沒有分別的。現在更正教認為它們的價值介於有教導參考性與毫無參考性之間,天主教則將次經列入正典,偽經列為可參考的次經。

裴羅與約瑟弗
希臘與其他異教(如祆教)文化思想是新約時代與作者思想背景重要的一環,次偽經當中就有一些深受其影響。裴羅則是最具代表,深受希臘文化影響的猶太思想家。他將希臘的理性哲學與希伯來的啟示宗教連起來,頗似今日的靈意解經。例如亞伯拉罕由吾珥入迦南,被指為由感官肉體世界走向上帝應許之地的靈性旅程。他也用 Logos(道)的觀念將絕對超越的上帝與相對有限的世界連結起來。這些觀念,深深影響當時的猶太人與基督徒,乃至於後來的基督教發展。其中有些異端,就成為新約聖經與初代教父竭力防止的對象。

約瑟弗本為抗羅之猶太軍人,投降之後撰述猶太歷史,雖不完全精確,但由於兩約之間的猶太史料稀少,因此仍極具參考價值。